2023年5月9日下午13:30,由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主办的365(中国)娱乐性游戏平台-首页(欢迎您)! -welcome2023年春季学期第三期在线下与线上同时举行,主题为“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发展与服务实践”。此次论坛由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陈婉珍老师主持,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、博士生导师黄晨熹教授担任点评专家。来自校内外的6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论坛。本次论坛主要由三位师生进行报告分享。
博士生李红飞汇报的题目为《服务异化:乡镇(街道)社工站发展“内卷化”的一个解读》。报告首先梳理了乡镇(街道)社工站建设的背景,指出了社工站发展存在“内卷化”倾向。接着,基于“内卷化”的概念框架,指出社工站的“内卷化”具体表现为服务主体异化、服务关系异化、服务目标异化和服务方式异化四个方面。进一步,从基层政府治理结构、制度设计和行政干预三个方面分析导致社工站“内卷化”的生成逻辑。通过分析乡镇社工站在实践中何以“内卷化”,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多元主体共治的结构与制度基础,重新审视国家治理实践中的组织发展,对实际工作部门开展具体的工作或服务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。
博士生李婷婷汇报的题目为《伦理自觉:社工与管理者之间关系的动态边界——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研究》。报告首先指出了研究社工与管理者关系边界的现实意义。接着,基于对一线社会工作者及管理者的深度访谈以及文献资料,运用扎根理论建构了关系边界转换过程的理论模型,提出社工与管理者的关系边界属于工作-私人关系的边界,经历了边界感知、边界徘徊、边界整合与关系自觉的过程。最后,运用“伦理自觉”这一概念进行解释,提出关系边界是动态的,社工与管理者在边界的转换过程中,需要双方共同努力,根据具体情境采取合乎伦理的行动策略。
陈婉珍老师汇报的题目为《治理工具抑或道德实践?社会工作者的媒介形象》。报告首先回顾了社会工作者的本质属性之争,指出研究社会工作者媒介形象的现实意义。接着,通过对2000年到2021年的全国重要报纸数据库的686篇社会工作相关报道的内容分析,发现媒体通过服务对象、工作内容、价值态度等方面对社会工作者的形象进行了具体的建构,进而塑造出了“驱散迷雾的阳光使者”、“社区治理的万金油”、“领薪水的雷锋”三种典型媒介形象,社会工作者媒介形象的“工具性”特点突出,社会工作者进行“理想化”建构,试图用万能性来回应社会发展的需求。最后,研究提出构建社会工作的媒介形象需要进一步找准定位、有力发声、讲述生动的社工故事。
同学们与老师的报告结束后,黄晨熹教授分别就三位汇报人的研究进行了点评。就李红飞同学的研究,黄教授建议,第一,进一步对现有文献进行主题提炼和融合;第二,进一步对概念进行统一和明确;第三,对未来社工站建设方向进行思考和讨论。就李婷婷同学的研究,黄教授建议,第一,进一步对社工与管理者之间的“边界”进行定义;第二,调整论文写作布局;第三,改进对扎根理论的应用和文本编码。就陈婉珍老师的研究,黄教授肯定了社工媒介形象研究的现实意义,强调社会工作应当思考如何提升社会满意度和知晓度,并提出以下建议,第一,对整体文本进行语义编码分析;第二,进一步厘清随着时间的推移社工的媒体认可度有否增加;第三,研究媒体的运作机制对社工媒介形象产生了怎样的影响。
提问环节,黄教授也就报告过程中的疑问与提问人进行了探讨,就如何精简论文的问题,黄教授提出可以以“是否影响对论文大意的理解”为标准进行删除和保留。最后,主持人陈婉珍老师对本场论坛进行总结,特别感谢黄晨熹教授的参与,黄晨熹教授的精彩点评不仅为汇报人指明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,也给与会者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思考。